Read later,中文名称叫做「稍后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即使不主动接触信息源,它们都会不找自来。在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迎面而来的时候,用户会择优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存储、分享等动作。当这些功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管理的渴望时,Read later 服务的横空出世可谓合理缓解了这一局面。它的职责与储存不同,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深度文章或者带有大量知识干货的内容,往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化或充分理解。有了稍后读服务,用户可以进行二次阅读与消化,再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存储,这是一个有效的二次理解过程。

一、什么是稍后读服务

1. 前身「脱机浏览」

在互联网服务不发达的年代,用户为了储存一篇文章会经常使用 Offline Browsing 也就是所谓的「脱机浏览」功能。脱机浏览可以保存所有的网页内容,也成为了个人信息管理(PIM)爱好者们爱不释手的工具。那个时代的「脱机浏览」可以看做今天稍后读服务的前身。

2. 今天的稍后读

顾名思义,如今的稍后读服务就是当用户在阅读网页或者 App 中的有利内容时,通过操作将指定内容发送至相应的稍后读应用里(如 Pocket、Instapaper 等)。它是一种非即时性的工具,用户在闲暇之余,打开这些应用即可以看到之前保存过来的未读内容。稍后读工具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的阅读干扰,将阅读与深入阅读加以分离,实现用户重点阅读的功能。一些稍后读服务亦可以支持离线浏览,方便在没有网络环境时进行阅读。

3. 多终端,云同步

Pocket-Content-Saved-to-iPad.jpg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一个用户可能拥有一台或者一台以上的网络终端,稍后读服务利用如今的云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上的内容浏览,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使用这些稍后读服务。

4. 稍后读与PIM

屏幕快照 2014-05-11 下午4.08.31.png

图片来自《OS X Master》by @ibuick点这里查看大图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简称PIM)是一种提供个人信息组织管理功能的一系列流程。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记录、回溯和管理各种个人信息。而稍后读这种服务就是 PIM 流程中的一部分,属于信息的收集部分,也是整个 PIM 流程中的「输入」部分。我们每天都会从各种渠道获取到各种信息,普通的新闻属于不需要进行再处理的信息内容,也可称作「阅后即焚」。而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的内容即是有价值的内容,稍后读在信息的收集中占据一定分量,如日常的 Safari 浏览,可以通过 Reading Lists(阅读列表)进行后续处理,并且它支持离线阅读。第三方的稍后读服务有常见的 Pocket、Instapaper 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优化显示内容、离线浏览、只能分类以及多重显示方式。

二、我该怎样使用稍后读

1. Web 浏览器

点这里查看大图

在 Safari 中,阅读列表是一个不错的稍后读功能,当你浏览网页时,需要深入或二次处理这些内容就可以使用阅读列表功能,它支持离线浏览,也可以通过 iCloud 与你的 iOS 设备同步信息,比如在 Mac 上浏览过的网页没有读完,可以同步到 iPhone 中继续处理其内容。同样,Chrome 浏览器也有类似功能,更有更多的三方浏览器插件支持稍后读功能。

2. Pocket

PocketNate Weiner 创立于 2007 年,早先叫做 Read it laterRead it later 最初是 Foxfire 的一款浏览器插件,用于保存没有时间阅读的文章,Evernote 曾经对它倾心收购,但是 Nate 表示了拒绝,最后成为一家真正的公司,拥有 1100 万已上的用户,并且集成在超过 500 款应用程序中。它是一款跨多平台的应用,随着 Pocket 越来越受欢迎,Nate 的目标也越来越大。他发现,Pocket 的用途远远不止保存文字,也可以用于保存视频、食谱、旅行计划,甚至购物清单。

Pocket 在 Mac、iOS、Android、Windows Mobile、Kindle Fire 上均有客户端,同时 Pocket 支持主流浏览器的插件与电子邮件保存方式。只要申请一个帐号,你可以在已上任何一个设备上阅读你保存下来的文章,可谓十分方便。Pocket 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样式进行重新排版,使阅读变得更加专注与舒适,并且支持文章的归档,Tag管理等内容,分享平台也是十分丰富的。

3. Instapaper

Instapaper 跟 Pocket 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2008年,Tumblr 的开发者 Marco Arment 发布了 Instapaper,并称自己是真正的稍后读服务。Instapaper 同样提供了跨平台与浏览器的支持,并且界面十分简洁素雅,就像印在报纸上的铅字,深得笔者的喜爱。

纯黑色的阅读背景,使用户更能投入到文字当中,最新版本的 Instapaper 支持了文字标注高亮,并且高亮文字能保存在其云端中。Instapaper 同样支持归档管理,文件夹管理等管理方式。

Instapaper 的核心杀伤力不仅仅是简单素雅的设计理念,它的字体也颇为讲究,关于 Instapaper 更细致的说明,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应用漫谈:我着迷于 Instapaper 的一切

4. IFTTT

关于 IFTTT 不用多说了,笔者前几天刚写了一篇介绍它的文章,如果你还没有来得及了解,可以看看:触发你的智能生活:IFTTT 入门 。使用 IFTTT ,我们在 Browse Recipes 里检索一下就知道关于稍后读的背后,是多么的值得深入挖掘。

通过搜索得知,与 Pocket 配合使用的 IFTTT Recipes 共有超过 500 页的内容,现在再看看 Instapaper:

使用 IFTTT 来使各种网络服务配合你的 Pocket 与 Instapaper 。来说一下笔者的一个使用场景:在你每天订阅的RSS(Feedly)里,如果你觉得一篇文章很好,你会给它加上星标(Favorite)以便下次查询或者浏览,但如果你想把每一次加过星标的文章自动存入你的 Evernote (印象笔记)里呢?使用 IFTTT ,通过简单的设定,就能很好的完成这个流程,即:RSS feed → Favorite → IFTTT → Evernote。

5. 给你的稍后读应用设置一个周期提醒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稍后阅读」,稍后真的会阅读吗?,置顶的回答也十分风趣:「这个问题好,我稍候来回答」。从这个问答来看,讽刺了一些像笔者一样的拖延症患者,但你真的会回去读吗?答案是会的,因为我为它设置了 GTD 事项,按照每隔一天提醒查看 Instapaper 的任务走下去,我现在很好的完成了给自己的设定的规则。当然,如果你使用 Launch Center Pro 的话,也不妨为你的稍后读 app 设置一个提醒。

三、为什么用 Pocket 和 Instapaper ,而不是 Readability?

上文中之所以介绍了两款稍后读服务,是因为他们是稍后读大军中的佼佼者。笔者之所以没有提到 Readability,是因为其支持的 app 并不多,并且它的最大缺点是相比 Pocket 和 Instapaper 来说,同步速度十分不理想,条目过多时,也难于整理。国内同样也有一些新兴的稍后读服务,由于国内网络服务开放性与体验不佳,大部分 app 并没有支持它们而选择了 Pocket 与 Instapaper。稍后读能改变你传统管理优质文章的方式,以最好的体验去感受那些文字,这是此类服务共同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它们的多平台与对浏览器更好的拓展性,也带给了用户最大的便利,至于到底选择那款服务,这也就是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