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阅读怎能不说Kindl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分发平台,它是如何占领市场的?
谈过了一票RSS阅读器和一票稍后读应用之后,我们来聊聊数字阅读的另一个领域,电子书行业;与唱片业的数字化近似,图书发行行业自从进入新世纪之后,同样也被“洪水猛兽”:互联网冲击的一落千丈,与唱片业相比,图书发行业的实际情况甚至要更加糟糕:缺少一个类似于唱片业协会这样的组织维护相关的权益,而且图书的数字盗版的成本极低,尤其是那些没有插图的小说,厚厚的一大本纸质书籍,数字化盗版之后,容量甚至可以缩减到只有几KB,即便是世纪初的电脑硬盘,也能存放上万本这样的“数字盗版”。
因此,当全球最大的线上书店:亚马逊宣布正式进军图书数字发行业之后,整个业界几乎一致的将亚马逊的数字图书发行业务视为苹果 itunes音乐商店模式的最有力竞争者:亚马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发行渠道,在图书发行上更具议价权,通过亚马逊的数字图书发行,出版商还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的印刷成本。
亚马逊图书数字发行的载体:Kindle
因此,正如同苹果iTunes与iPod,亚马逊为其图书数字发行服务开发了全新的硬件:Kindle,准确的说,Kindle硬件的出现,使得亚马逊拥有了足够与其他电子书商竞争的砝码,第一代的Kindle发布与2007年,内置的机身内存仅仅250MB(可插存储卡),如果不算上图片,大约也只能存储200本书籍;为了省电与阅读效果,亚马逊另辟蹊径,在第一代的Kindle起就搭载了e-lnk墨水屏,并以此为延续至后续的Kindle产品线中。
同样做数字媒体发行,相比较苹果的iPod,Kindle无论是从自己图书领域发行的专业性上还是设备服务的传输方面,都要比iPod与iTunes商店更具优势,Kindle都支持无线/蜂窝网络,因此只要有无线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在Amazon商店上购买的图书同步下载下来,同时完善的同步功能也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同步书签,标注等等,这些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Amazon强大的云服务之上,而作为后来者的苹果iBooks,则直到2010年才具有相对完整的云同步功能。
当然,当Amazon通过Kindle顺利打开数字发行市场之后,Kindle也逐步从单一的电子图书阅读载体,转变成一个集合图书,音乐,影视,应用等多种数字发行的为一体的平台,这也是后来被称作苹果iPad的强有力竞争者:Kindle Fire。准确来说,Kindle Fire是一个披着平板外衣的移动版Amazon Store,除了传统的Amazon强项图书阅读之外,Kindle Fire给那些喜欢在阅读之余欣赏音乐玩玩应用的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采用重新编译的Android作为系统载体,屏幕也摒弃了不适合多媒体使用的电子墨水屏,转而采用传统的彩色的触摸屏,并同样依托于现有的Amazon的版权资源,建立一个以Amazon为中心的闭环生态系统。
难道只有Amazon一家,考虑过做电子书么?当然不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图书发行业者都把图书发行的未来寄托在了数字发行领域,而要说比较成功的,则仅仅只有Amazon的Kindle。是机缘巧合么?也未必。因为相比较而言,其他的发行渠道的消费转化率要比Amazon更高,但是在最后,他们在数字发行领域都变得默默无闻。
为什么?
Amazon的轻,实体书店的重
谈到一个例子,来自于Barnes&Noble(巴诺书店)。这是一家全美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店,以销售实体书籍而闻名,如果有朋友在美国的话,或许应该经常看到这家连锁书店。与Amazon类似,这家连锁书店也是最早开始涉猎图书数字发行领域的企业之一,同样也希望通过自身优势,打造出一个近似于Amazon的商业模式,并为此开发了例如Nook阅读器这样的硬件阅读载体。只不过在几年的经营中,逐渐显露出了自己在数字发行领域的后劲不足,这也是巴诺书店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并且受累于此。为什么?
1. 因为数字发行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肯定会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而主业是实体书店的巴诺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现象发生,即使实体书的价格无限接近于电子书,但是实体书店店铺经营硬成本太“重”。而Amazon则更加灵活,他没有终端销售,足够的“轻”,船小好调头,就是这个道理。
2.用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无法打造一个“激动人心”的产品。巴诺书店无论是电子书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与亚马逊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除了图书之外,其音乐,影视上的内容则更为匮乏,达不到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即使硬件做的好,也只能沦为平凡的设备供应商,而不是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移动设备中使用Kindle
作为亚马逊数字版权发行这个生态圈的一环,Kindle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除了Kindle硬件之外,以Kindle为基础而衍生的软件也必不可少。早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前,亚马逊就为此打造了基于PC和MAC端的客户端软件,用以管理与同步Kindle设备。而随着基于Android以及iOS的移动终端的兴起,亚马逊也打造了全新的移动阅读客户端。
Kindle for iOS:阅读,继续
受制于iOS的限制,今天我们看到的Kindle for iOS仅仅只是一款“纯正”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如果需要购买书籍的话,单单在这个客户端上是无法操作的,不过亚马逊依旧给我们带来了相对完整的功能体验——书签同步、自动同步已购买的书籍,这一切现在在iOS上就可实现。
在家,你可以拿着Kindle阅读器浏览书籍与小说;在上班路上,你可以拿出你的手机,在地铁上用Kindle for iOS/Android继续阅读未读完的小说——你无须携带多款设备,却同样享受到了Kindle带来的绝妙体验。
从移动应用的角度上,Kindle for iOS同样也给使用者带来了舒适的使用体验:漂亮的翻页效果以及相当全面的设置选项;随意的更改背景亮度以及背景的颜色;文字大小的修改以及段落间距的调整。不过如果是图文混排的书籍,整体的显示效果就没实体书那么好了……
此外,你依旧可以在Kindle for iOS上做你的读书备注——长按屏幕即可选中某段话,并打上不同颜色的标注。遇到难以理解的词组,长按选中之后,点击释义上的“!”,可以选择不同语言的字典,或者你还可以上网搜索,问问百度会怎么说。
试试别的玩法:发送到Kindle
如果你认为Kindle只是单纯的阅读从亚马逊上购买的书籍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通过发送邮件,你可以将你的任意的文档/电子书等发送到你的Kindle上——也就是说,你可以有选择的将你现存的电子文档通过Kindle来阅读。如何做到?
首先在你的Kindle for iOS上找到你的Kindle邮箱,记住它,接下来通过你的亚马逊的登录邮箱,向Kindle邮箱发送你的文档附件即可。附件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档,具体的格式支持可以参考Kindle的帮助。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服务有一定的延迟,请耐心等待。
总结
为了适应移动终端的各种要求,Kindle正在积极的走出自己单靠自家硬件的发展道路,并且只要核心是为了亚马逊的数字版权发行服务,那么无论是自家的硬件,还是借用他家的平台,都需要提供最好的产品体验。当然Kindle for Android/iOS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不仅延续了Kindle系列硬件产品良好的交互以及使用习惯,还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给不同平台的Kindle用户带来的是一致化的服务,这也正是Kindle能够做大最强的根本原因。
2010年,伴随着iPad的正式发布,苹果也正式发布了其数字图书发行服务iBooks,与此同时,iBooks APP,iBookStore商店等服务也悉数上架。苹果的意图明确,就是复制iTunes音乐商店的经营模式,再造一个图书发行领域的iTunes Store,而竞争目标直指Amazon的Kindle业务。
三年过去了,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来看看双方的三年的成绩单吧。苹果iBooks这一边,iBooks Store上架,并且与美国的不少出版商进行了合作,同时还允许独立出版商直接发布作品,并且分成方式也与iTunes音乐商店的分成近似。
iOS 7带来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潮,iBooks样貌同样也变了,不过苹果的重点依旧是软件优化,三年下来,iBooks APP特效更加出众,华丽的翻页效果以及语音朗读等功能被融入其中,并且通过iCloud还可以做到同步书签,通过桌面的iTunes,还可以向iBooks中导入epub和pdf文件。
但出了美国,在世界其他的绝大部分地区里(当然,这次包括中国),你在iBooks商店里能看到的,仅仅只有那些已经没有版权的经典名著。
再来看看Amazon的Kindle。除了继续发布专业电子书阅读器(墨水屏设备)之外,Kindle屏幕在2011年第一次有了颜色:Amazon依托于开放的Android系统所打造的全新的电子书终端产品Kindle Fire在当年被发布,此外,Kindle服务也正式的与今年年初登陆中国,并同时展开了Kindle硬件以及电子书商城的销售。
很明显,在中国的电子书市场,Kindle比苹果家的iBooks更具优势。
Kindle进入中国不仅仅只是政策上的成功,通过以实体书网络销售带动整个电子书销售,从而顺利啃下了中国电子书市场这个硬骨头。反观苹果,则迟迟无法找到合适的平台切入中国的数字发行市场,除了政策上的原因之外,没有深耕中国市场或者说根本没有想过进入中国的数字发行领域,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Kindle发布至今已经匆忙的走过了六个年头,电子书产业也从混沌走向有序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在整个产业的发展历程中,Amazon的Kindle系列始终贯穿其中,而更多的电子书产品如历史长河中的过客,被人们渐渐遗忘。依托强大的线上实体书籍销售平台,Amazon做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让喜欢阅读的人通过Kindle服务,更快更好地阅读到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让阅读变成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