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我们实践卡片笔记法已近两年时间,《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一书及中文版《卡片笔记写作法》前前后后也翻了好几遍,也与许多朋友们不断在探讨实践中的收获与困扰。近来,我们反思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笔记类型。我们的新系统更加重视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探索实现「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的互动和平衡。本文主要介绍我们近期对建立笔记体系的反思和调整后的基本框架。考虑到篇幅问题,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我们对笔记的再分类,下篇介绍笔记间的互动和笔记体系的构建。

卡片笔记实践中的三个困境

卡片笔记写作法通常以德国社会学教授 Niklas Luhmann 的笔记系统为例,强调卡片式的笔记方法,每条笔记短小而完整,笔记与笔记间充分建立链接。卡片笔记法的核心思想不是记笔记的技巧和窍门,而讲求一套完整的从笔记到写作的流程。卢曼教授将笔记分为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和索引笔记(Index)。闪念笔记类似于我们的随手记,需要定期整理成永久笔记,整理后即可销毁。文献笔记记录文献信息和对该文献核心思想的简要总结。永久笔记是卡片笔记的核心,也是写作的基础。索引笔记为这些永久笔记提供检索途径,也有单独的卡片盒保存。项目笔记则记录与具体项目相关的笔记,项目完成后也可以销毁。

我们在实践初期尽可能安装书中介绍的方式操作,从中不断获益,但也不断遇到了一些困扰,似乎卢曼教授的操作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实际需求,主要有以下三大问题。

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用完就丢弃嘛?

《卡片盒笔记写作法》书中强调(p.192)要分清几类笔记,而其中闪念笔记主要是对收集的信息起提醒作用,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书写(活页本、便签本,甚至餐巾纸,等等),它们最终会在一两天内被扔进垃圾桶。因为闪念笔记上的内容需要被按一定的标准定期整理成永久笔记,这条永久笔记会被存放在卡片盒中,而作为永久笔记基础的闪念笔记因而就没有保存的必要了。

我们首先非常认同对笔记的重新整理,闪念笔记捕捉了我们瞬时的想法和灵感,帮我们即时记录下了许多绝妙的思想,但也正因为它们是闪念,因此可能相对零散、不成系统,或者需要更进一步的仔细推敲。同时,重新整理和书写的过程可以加深我们的思考。但是,我们实践中发现有些闪念笔记并非整理成卡片笔记后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当我们重读一本书时,看到之前留下的批注,可能会激发出新的思考,这种灵感是建立在阅读批注而非原文的基础上。又比如说,我们习惯在读论文的时候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类型的信息,那么高亮的留存可以让我们在重读时迅速定位信息,也可以帮助自己再次阅读时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或是发现自己之前阅读时存在的问题。

比如我习惯用黄色标记文章主要观点,用红色标记重要背景知识,用紫色标记与自己想法相关内容,用绿色标记有疑问的地方,用蓝色标记不同意的内容。再次阅读时我可以很快地通过所有标黄部位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再重点关注蓝、紫、绿色标注的部分,看这回阅读是否可以解除一些疑惑,或是对应原文重新检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图 1 文档阅读分色高亮示例)

「闪念笔记」可以用完丢弃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文章不会阅读第二次。诚然,很多时候确实如此,但学术研究过程中文章反复阅读却是常态,留下阅读的痕迹并不是无意义的。每次阅读中的随手标记都可以给下次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当然,随手标注可能也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如使用颜色系统,又如也尽量用完整的句子代替关键词,等等)。

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重读原文和回顾笔记一样重要,对应原文检视自己早先记下的闪念笔记,再去回顾相应的永久笔记可以确保自己的理解更加准确,消除偏差,也可能更容易激发新的想法。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尽管有些「闪念笔记」确实可以整理完就丢弃,但有些依旧是可以留存的,保存部分闪念笔记是有价值的。

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好像并不永久哦!

关于「永久笔记」我们主要有两个困惑,一是卢曼教授系统里的卡片笔记和文献笔记到底如何区分,文献笔记记什么。二是我们的永久笔记似乎很难永久,似乎一直在编辑和调整中。

先说第一个问题。《卡片笔记写作法》(p.139)中是这样介绍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的写法的:

无论你读什么,都要做笔记,写下你不想忘记的内容,或是你认为可能会在自己的思考或写作中使用的内容。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知识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最后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

我们非常赞同写文献笔记的要义是不要简单地做抄写,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转写,努力理解文章内容,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完整的句段是我们接触卡片笔记法之后写阅读笔记做出的最大的改变,也从中受益匪浅。但我们的困惑在于文献笔记不一定很简短,笔记内容不仅仅是一篇论文的中心思想,以我自己的研究为例,我要讨论作者论证逻辑是否合理,要讨论作者使用的材料是否有效支持论证,那么在我的笔记中常常会要记录更多的细节性内容,并对其进行评注。这样一来,有时一篇重要文献的篇幅可能会很长。

其实,长短也不是问题的本质,关键在于这种方式写就的文献笔记是否算作卢曼教授系统中的「永久笔记」呢?我们是否要将二者在系统中区别开来?

请看下图展示的这个例子。

(图 2 阅读笔记示例)

我在整理阅读笔记的过程中常常会重新组织笔记内容,不一定按原文的顺序陈列,而是试图将每个要点以一张卡片的模式来写。这么来看,我的一篇文献阅读笔记本质上对应着数条笔记(或者说数张笔记卡片)。比如说图中所展示的这篇阅读笔记实际上包括了五个要点,如两个红框中所示,每个要点下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完整的,且可以独立和其他的想法、笔记互动,因此其实每个要点都符合所谓「永久笔记」的要求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需要通过某篇文献把这些卡片单独串联起来?此外,我们是否需要区分以记录他人文章内容为主的卡片和记录以自己想法为主的卡片?

第二个问题则是一直以来最困扰我们的问题。书中所介绍「永久笔记」的记法似乎非常容易。

打开你的卡片盒,仔细阅读你在第一步或第二步所做的笔记(最好每天一次,以及在你开始遗忘为什么记它之前),并思考它们与你自己的研究、思考或兴趣所在的相关内容有何关联。因为这里面只包含你感兴趣的东西,所以翻阅卡片盒很快就可以完成。这种笔记上的思想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新的信息是否与你卡片盒里或脑海里已有的信息相互矛盾、相互一致、相互印证或相互补充?是否能把已有的想法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又引发了什么问题?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像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此时,扔掉第一步的闪念笔记,把第二步的文献笔记放入你的文献管理系统。待所有重要的内容都进入卡片盒后,你就可以忘记它们了。

(p.141)

初读来就觉得仿佛每天整理完当日的闪念笔记之后,就应当至少能写出一两条永久笔记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即便已经近两年,自己真正写成的永久笔记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是在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概念和新方法,可以很快地写成一条结构完整、可以独立应用、与其他笔记关联的笔记来。就像下图所展示的对这个术语的理解,除了某篇文献里介绍的定义之外,我又搜集了其他文献中的相关定义,做了简单的梳理,并加上了部分自己的评注,相对来说已经很完整了,我也默认自己很长时间内是不会做出修订的。

(图 3 永久笔记示例)

但如果是一条关于自己的新观点笔记似乎就很难成型了。一方面,科研过程中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通常历时较长,因而似乎总是会不断为某条笔记增加新内容,已经写好的部分也会不断修改、调整,很长时间都难以算作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永久笔记」。而另一方面,想法发展到某个程度之后,我们可能就会开始着手写论文草稿了,并不会真的等到笔记完全完善之后才开始写文章。这种情况下,最终真正可以称之为 Zettel 的东西实际上是自己的论文或论文的部分章节。

从个人经历来看,又常常疏于把成文内容存入笔记体系中。这两方面因素迭加在一起,造成了我的笔记系统里大部分的 zettel 都标记了 #budding 或者 #to develop 之类的标签。比如说下图所示的一条笔记,本身是有明确的论点的,可以作为一条永久笔记。但是每一个小点又涉及到更多的内容需要不断补充、论证。似乎只有等到每个小点都落实之后才能把这一条笔记最终完善,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于是,我们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纠结,或许对于我们这使用需求来说,「永久笔记」就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不如以「永久笔记」的写作要求来写,统一看作自己的灵感库。

(图 4 类永久笔记示例)

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不重要吗?

在实践中我们另一个困惑是关于项目管理相关的笔记。在《卡片笔记写作法》第一章通过讨论撰写论文的步骤来介绍了不同类型笔记(p.138-146),此处并未谈及「项目笔记」。在第二章介绍要区分三类笔记时(p.192-193),仅简单提及「[项目笔记]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除此以外,在目前可见关于卡片笔记或任何笔记法的介绍与讨论中涉及项目笔记的相关内容也都非常少。那项目笔记到底记什么呢?又该怎么管理呢?

之前,我们一直笃信不要强求 all-in-one,建立合理的工作流更重要。但因为我们日常任务并不太繁琐,主要也就围绕读文献、写笔记、想问题,内心总有一丝期待,希望能将任务管理和知识管理二合一。

更重要的是,以心安的研究为例,若日常涉及许多实验,每个实验可以看作一个项目,相关笔记中涉及大量的设计思路、实验材料、失败经验等等,这些也都是可以应用到之后的项目中的。此外,近年来重复实验、复制实验结果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需要我们长期保存并公开全部相关材料,因此也需要我们做好整理汇总工作。因此,与项目相关的笔记在我们实际使用中是非常重要的,也绝不是项目结束后就可以丢弃的。这种情况下对项目笔记就有很大的需求,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笔记的再分类

基于对上述几个问题的考虑,我们认为或许不必拘泥于书中所介绍的笔记分类方式或处理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在把握了卡片笔记写作法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作出调整。我们目前将整理过的涉及各类内容的笔记全部看作「永久笔记」,包括记录他人观点为主的阅读笔记,发展自己观点为主的 Zettel,以及记录了一些操作技巧、代码、范式等的「工具笔记」。同时,我们自己的日常使用中会更加重视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的使用,通过项目笔记来串联笔记、辅助写作,通过索引笔记来组织自己知识体系的结构。各类笔记间的互动我们在下篇介绍,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行笔记体系中对笔记的分类方式。

书中所介绍的卢曼教授的笔记分类包括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但如果我们细想一下,这个分类其实并不是在一个维度上的,比如说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是从笔记的保存时间或笔记状态上来看的,文献笔记是从笔记的内容来看的,项目笔记和索引笔记是从笔记的功能来看的。那么,以文献笔记为例,顾名思义,文献笔记就是阅读文献时所做的笔记,自然文献笔记可以有闪念的部分,也可以有永久的部分,也可以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如写一篇文献综述或项目申报书)及索引系统。因此,我们的再分类将不同的维度区分开来,如下表所示。

 闪念笔记永久笔记索引笔记
知识输入文献阅读批注、高亮等文献笔记文献笔记索引
灵感与思考灵感捕捉ZettelZettel 索引
工具箱随手记工具笔记工具箱索引
项目管理任务管理项目笔记项目索引

首先,我们根据内容区分开,如下表第一栏中四行所示。

其次,我们根据笔记管理的步骤区分,如下表第一行中右侧三栏所示。首先,闪念笔记和永久笔记不看作具体的笔记类型,而看作记笔记的两个阶段,通常先有相对零散、即时的闪念笔记,再有整理过后的永久笔记,成为留存在笔记系统中的核心内容。索引笔记是我们积累了永久笔记之后进行笔记管理的重要一步,它本身通常并不涉及具体的笔记内容,而是对我们笔记库中的笔记卡片做的目录,那么自然,任意内容的永久笔记都可以建立相应的索引。简单说来,我们把内容相关的分类和管理相关的分类看作两个不同的维度,二者不是并举关系,而是可以搭配组合。闪念--永久--索引的路径基本适用于所有人,而内容相关的分类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调整,合并、拆分上述项目或增设不同内容类型的笔记。

笔记内容四大类

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内容的角度分类四类,包括:

  1. 学到的新知识,即「知识输入」;
  2. 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即「灵感与思考」;
  3. 辅助写作或工作、生活的实操性知识,即「工具箱」。
  4. 项目管理相关资料。

其中,「知识输入」部分在卢曼教授的体系中可能部分对应文献笔记中的小结部分,部分算作 Zettel;「灵感与思考」对应卢曼教授体系中的永久笔记,或者说 Zettel。「工具箱」部分在卢曼教授的体系中没有具体提及。「项目管理相关资料」对应卢曼教授体系中的项目笔记。

我们将以总结他人观点为主的文献笔记和发展自己观点为主的 Zettels 区分开来,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为了方便项目管理和建立相关索引,具体操作我们将在「索引篇」谈。简单说就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区分对他人观点的述评和对自己观点的阐释,那么在笔记系统里也可以先做个对应的分类。二是既然为了方便引用会为参考文献单独建立页面,不如在该页面下汇总相应的所有阅读笔记,我们从汇总后的阅读笔记中有所受益。

如果我们论文常常不止看一遍,阅读笔记也同样会反复阅览,我们前面提到重读论文时一些即时的高亮和批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信息、加深理解,那么一篇认真写就,结构完整、细节丰富的阅读笔记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把握论文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增加重读的意义。

「工具箱」的内容可能比较明确,对我们来说就是某些软件的操作指南,常用代码等等,每个人需要的工具可能类型不同、数量不同,是否需要此类笔记因人而异,本文也就不再赘述。

最后简单谈一下「项目管理」笔记,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笔记体系中这一项的重要性也会在「索引篇」着重讨论。简单说来,在思考笔记再分类的过程中我们重新认识了「项目」,其实我们想写的每一个小论文,或是每一个小实验,想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项目。为这个项目看的文献,思考的点点滴滴,开展的讨论,要做的各种事情如果集中汇总在一起,管理起来也更方便。总之,我们记笔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帮助思考问题,帮助写作。此处,我们需要澄清一个小点,这里我们所说的笔记系统里增加「项目管理」笔记不等同于任务管理体系和笔记体系完全二合一,我们依然坚持两个系统有其分开处理的必要性,这一点之后也将专文讨论。

笔记管理三步走

对于内容的分类,每个人的需求不尽相同,我们提倡每个人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不要拘泥于典型分类。而笔记管理的步骤不仅适用于不同内容类型的笔记,也应该适用于每一个人。其实,卡片笔记写作法一直在强调,这不是具体的笔记技巧或窍门,它的核心其实是整套工作流。建立这套工作流也是我们践行卡片笔记写作法中最深刻的感触和最大的收获。首先,我们要定期整理自己的所谓「闪念笔记」,用完整的语言写出来,即制作「永久笔记」。其次,我们要不断思考、建立笔记间的关联,设计合理的索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时常有一些临时的备忘或灵感需要记录下来,这些都是「闪念笔记」,记录的方式和工具通常需要因地制宜,有时记在手机上,有时可能写在随身笔记本上,有时可能随手找到一个什么纸就写了。这些笔记虽然帮助我们即时捕捉到了当下的信息和灵感,但它们是分散的,未加工的,不能直接用于写作。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汇总和加工整理,更好地发挥这些信息和灵感的作用。这种整理的过程并非只适用于某一些特定内容的笔记,实际上各种记录都可以做重新书写和整理。

再提一点「永久」这个问题,《How to take smart notes》书中用了 permanent notes 这个术语,中文版则相应地译作「永久笔记」。我们觉得可能 Andy Matuschak 所提出的长青笔记(evergreen notes)这一个概念更为贴切,即这条笔记是可以不断修改、调整,并非一次写就之后就永久留存不再改动的了,而且这条笔记也可以不断与其他笔记关联、链接,发挥作用,在整个知识库中生生不息,长青不衰。如此想来之后,我们也就不再纠结所谓Zettel是否还会不断修改了。

当我们的永久笔记越写越多,关联建立得越来越繁复,我们产生了更多的想法,但也很容易失陷在复杂的知识网络中,这时候一个清晰的索引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笔记间的结构化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检索笔记。卡片笔记法强调开始写笔记的时候不要分类,不要强行建立系统结构,因为其实当我们对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晰时建立的系统一定是不完善的,坚守这个系统反而会限制我们的思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卡片笔记法也并非要求完全放弃结构,比如说卢曼教授就有一个专门的索引笔记卡片盒,针对不同话题都建立了相应的索引。其实,关键是不要着急分类,而不是不分类,建立结构和索引是有帮助的。

因此,我们将笔记管理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多途径搜集「闪念笔记」,第二步是整理、汇总「闪念笔记」,深入思考,形成「永久笔记」,第三步是笔记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建立「索引笔记」,帮助梳理个人知识系统结构。

结语

这样重新分类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困扰,也让我们对笔记系统的认识更加清楚了。其实整个系统的要义还是在于

  1. 及时记录「闪念笔记」;
  2. 定期整理、完善,形成「永久笔记」;
  3. 重视笔记间的链接,设计合理的「索引笔记」。

而由于每个人的使用场景都不尽相同,适合一个人的系统和分类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哪怕只对某一个人来说,适合某个阶段或某种需求的方式未必适合所有的场景。卡片笔记写作法对卡片的分类有其独到之处,但任何体系都不可能是适用所有人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重新分类,在实际使用中勤思考、多尝试、多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

【注:本文所用的引用页码为《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中文版在「微信阅读」ipad 端显示的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