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来说,手机摄影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拍摄器材变成了手机罢了。手机作为随身必备的器材是日常影像记录的好工具,随时记录灵感和分享是它的优势。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制约,手机在有些方面还是有一些欠缺的,比如传感器尺寸、镜头素质、对焦性能和机内算法等。

导致手机摄影往往会有以下一些问题:

  1. 宽容度不足:在大光比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过曝或者欠曝;
  2. 清晰度不足:虽然个厂商都做了相应的提升,但是硬件本身还是有些许制约;
  3. 边缘画质差:手机镜头基本都是广角,很多都存在边缘画质下降的问题;
  4. 质感弱:手机传感器尺寸就那么大,想要记录足够多的光信息有困难,日常拍摄时难凸显质感;
  5. 高感画面噪点多:和上一条一样,传感器尺寸是一个大的制约;
  6. 景深太深:这不算是一个缺点,不过喜欢虚化背景和拍摄人像的小伙伴可能会失望。

鉴于以上一些手机拍照上的制约,我给喜欢手机摄影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内容永远是照片的核心,下面的这些建议都是一个参考,不是拍照的束缚。

前期

构图 & 场景选择

场景简洁容易出大片,在拍摄人像或者静物时不用太过纠结,大可直接把主体放在中间,最重要的是挑选简洁的背景,防止画面混乱,主体不明确。

光线的把控

对于「光线好」的定义,很多小伙伴并没有比较明确的了解,烈日当空就是光线好么?阴云密布就是不好么?怎样的光线是好的,是容易出好照片的呢?

太阳升起和落下的黄金时间断对于喜欢街头以及风光摄影的小伙伴是不可错过的时间,富有层次感与戏剧性的光影很适合拍摄,光比相对也小一些。

尽量避免暗光拍摄和大光比情况下拍摄,逆光场景要慎重,选择合适的测光点(测光准确的手机可以试试选择明暗交界的地方,或者使用曝光补偿调节)。适当的使用 HDR 功能,可以弥补一下大光比下宽容度不足的问题,不过不会如你想象中那么强,窗边富有质感的侧光和阴影是拍摄的好光源。

后期

增加质感和清晰度

手机在画质方面最大的短板就在质感和清晰度,在手机拍摄时可以大胆的去提升锐度,甚至加至 5 到 6 都是可以的,不要觉得锐得刺眼有锯齿感就行。

质感的话需要用到一些色彩来弥补,选择色彩浓郁一些的滤镜能够较为明显的提升质感,增加整个画面的厚重感,比如 VSCO 中的 C1、G3 等免费的滤镜,还有就是限时免费下载的 KK1、KK2 都是不错的选择,视情况而定。

高光过曝和欠曝

这个是手机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不用怕,只要物体曝光是准确的就好说。首先自然是使用「高光减淡」和「阴影补偿」来调节,有时如果高光或暗部实在不好处理的时候可以试试用「褪色」来处理。

暗角的用处

暗角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其最初是镜头本身像场不足的一个缺陷,不过却能够给画面增加氛围,使得主题更为突出,如果你的画面四周太杂乱的时候,适当的添加暗角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突出主体。所以,酌情加点暗角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如何提升拍照」

经常收到不少朋友向我询问摄影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这个:「如何提升拍照水平?」

这个问题虽然最常被问及,却是最难回答的。

首先,这个没有标准答案,职业的路子就是跟着好的摄影师做学徒,看人家怎么拍,去学习,很多摄影师都是这么出来的,包括我非常喜欢的摄影师上田义彦。对于非职业的摄影师,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怎么办,多看、多拍、多思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我希望摄影爱好者能够明白一点:摄影技术就是一门技术,而从技术跨越到艺术的不是技巧的提升,而是对于内容的把控。

这么说有点含糊,打个比方:摄影就好比写作文,你的字好看可以给改卷老师带来好印象,容易拿高分。但是仅仅字写得好就能拿高分么?摄影师拍出好看的作品其实没那么难,但是拍出好作品的却是不多。

内容才是决定你最终高度的东西,这条路很漫长,很遥远。有些人放弃很多美景就专注捕捉那些平凡人反而让他的作品具有震撼力,这样的例子太多,坚持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文章首发于《指尖的光影游戏》专栏,原标题《手机摄影画质提升计划》,少数派经作者授权转载,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