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老牌到我已经快不记得它长什么样的 foobar2000 终于正式发布 iOS 和 Android 版本。这款曾经的「音乐发烧利器」在登陆移动端后保持着它一贯的作风:界面虽然简陋,但功能却很强大,可玩性极强。

它就是为发烧而生

当别的 App 转向移动端都在求简求精的时候,foobar2000 似乎根本没有这个打算。它不仅支持 MP3, MP4, AAC, Vorbis, Opus, FLAC 等多种音乐格式(foobar2000 原生不支持 APE 格式),还可以自主配置 DSP、音量均衡、UPnP 媒体服务等功能。此外,它还能自定义媒体库,测试编码速度,甚至将皮肤推倒重做。

不过既然是「为发烧而生」,它就不可能像 Boom 那样「平易近人」,光那一堆专有名词和一列十几行的调节项基本是「生人勿近」的节奏。所以如果你之前从未接触过 foobar2000,又希望打造一款「对味」的播放器,建议先从桌面端熟悉起来,毕竟有汉化版可以参考。

但是,如果你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请直接关闭当前窗口,foobar2000 基本不是你的菜:

  1. 你是一名实打实的「颜控」

  2. 你习惯于移动端音乐 App 的手势操作

这其实就阐明了 foobar2000 目前版本的两大硬伤。首先,相比于绚丽多彩的同类应用,foobar2000 实在长得太「抱歉」了,即便支持自定义皮肤,也依旧遮盖「寒碜」。加上硕大的极具代表性的外星人头图标,把它放在文件夹深处我都觉得尴尬。

其次,foobar2000 的操作体验似乎停留在上个世纪,暂停切歌都得靠点,唯一的滑动手势就是在播放器和目录菜单中切换,甚至连全局返回都无法实现。要调节效果都得先切出去,便捷性反不如桌面端。虽然 foobar2000 在这一方面向来是以「简陋」见长,可既然支持了移动设备,好歹做些改进吧。

Foobar2000 目前可在 App Store 和 豌豆荚 免费下载。反正不要钱,下载之后捣鼓捣鼓,说不定你就爱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