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睿智的手机玩家,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选择 Android 手机最大的原因就是其可(便)玩(宜)性。与 iOS 千篇一律的圆角矩形和毛玻璃效果不同, Android 阵营的系统UI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境况,而各种经过深度定制的 Rom(代指 Android 定制系统,下同)也让其用户体验各有各的特色,这在丰富了购买的选择之余,也给了我们刷机爱好者更多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刷机来更换自己手机的 Rom ,体验一下各种不同的风格。

啥叫刷机

「刷机」就是通过刷写系统分区,来更换/更新 Android 手机的 Rom,类似 PC 上面 Windows 系统的安装。 

刷或者不刷,机就在那里,不快不慢

对好奇心重、爱折腾的人来说,刷机可以让你体验更多更有趣的 Rom ,其中有来自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 Rom :例如万物的根基 MIUI ,魅族的 Flyme ,OPPO 的 Color OS 以及锤子手机的 Smartisan OS 。也有很多民间开源 Rom :例如国外大名鼎鼎的 Cyanogen Mod ,Paranoid Rom ,Omni Rom ,以及国内的魔趣,乐蛙和半 Android 血统的阿里云等。可谓是数不胜数、琳琅满目。

刷还是不刷,都是个人偏好。不过,如果你对现在的 Rom 不满意,何必明明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还坚持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

刷机有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萝卜白菜,各有索尼爱立信

在这些 Rom 中,国产手机厂商 Rom 的 UI 大都遵循 iOS 的设计理念,即:扁平化+毛玻璃特效+鲜艳的色彩。也有少数厂商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抛弃传统桌面自成一体的 Smartisan OS 。

演示文稿1.png MIUI6 、Flyme4 和特立独行的 Smartisan OS 

这些厂商的 Rom 各自都有不同的特色,许多设计非常独到,可以大大地方便我们的操作,比如人性化的 Smartisan OS,个人非常喜欢它的「大拇指下拉悬停」和「时钟自动换算国外时间」两个功能,前者部分解决了大屏手机单手操作的困难,后者则方便了像我这种经常要与国外朋友聊天的人。而著名的的 MIUI 系列,有两个贴心的功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拨号界面自带电话黄页,常见的公司热线和公共服务号码随手就能查到。二就是 MIUI 强大的主题应用,不仅有多种多样的高质量主题,还能自己混搭出只属于自己的个性主题。用心之处,可见一斑,而正是因为 MIUI 拥有如此众多便利的功能,所以即使小米手机饱受争议,MIUI 的易用性却是毫无争议的。

MIUI 众多方便实用的功能吸引了大批用户

然而有利也有弊,更多的功能意味着更多的预装应用,而国内厂商的优化都做的不尽人意,在耗电上面的控制往往不到位,这也是他们的  Rom 常常被诟病的一点。

而相对应的,民间开源 Rom 最大的特点就是原生风格+精简省电,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第三方 Rom 的祖师级人物 Cyanogen Mod,它本着让更多 Android 手机用上原生系统的理念,以精简省电的特色起家,到现在已经积累了5000万的用户,坐拥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用户群,这也是微软会投资这家公司的原因。Cyanogen Mod 的成功催生了很多 AOSP 项目的相继成立,比如国内著名的魔趣,除了和 Cyanogen Mod 一样原生风格、精简省电之外,它更是凭借着一系列符合国内用户习惯的功能;如来电归属地等,积累不少忠实用户。这些 Rom 并没有过多的功能,而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生 Android 的风格,给用户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去自己 DIY ,所以深受许多手机玩家的喜爱。

演示文稿5.pngCyanogen Mod 的成功预示着第三方 Rom 的崛起(图 / Androidauthority

Rom 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除了 BUG 特别多的以外),有的只是偏好的不同;喜欢傻瓜式的操作,喜欢多彩的 UI ,没有时间折腾的人。不刷机或者刷国内厂商的 Rom 肯定是第一选择;而那些闲的无聊的 DIY 迷和精简狂魔们。CM或者魔趣那些原生风格的 Rom 绝对适合你们。

不过具体是否适配了你手上的机型,还请各位去各 Rom 的官网查询。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鲔鰤鳕鲋鮃鲣。

在各个机型的论坛里,如果你用「刷机」来搜索,大概会得到以下流程:

解锁 —— Root —— 安装第三方 Recovery —— 刷入新系统

这就是最常见最安全的刷机方式:「卡刷」,网上的教程所写到的内容也无非是以上这些操作,如果你严格按照流程走下去,一般都可以成功,但是,我们这些高(无)端(聊)的手机玩家肯定不会局限于简单的操作,在这操作背后的相互联系和故事,才是今天要谈的内容。

Bootloader 与 Root

刷过机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个步骤叫「解锁」,这里要解开的锁就是 Bootloader ,其实Bootloader 就相当于手机的 BIOS ,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作引导的一个小程序,解锁 Bootloader 就是解开其限制模式,让我们可以获得修改 Recovery 和内核等文件的权限。

说到 Bootloader 的解锁,现在的手机厂商已经不再作过多限制了,甚至有许多厂商在发布完手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出解锁工具,让各位手机玩家可以第一时间解锁刷机。而老一辈的手机玩家可能还记得当初厂商不允许解锁 Bootloader 的岁月,那时 HTC 还很风光,MOTO 也没有被收购,年轻的我曾用蹩脚的英语看着 MOTO 的 Unlock My Device 网页,艰难的尝试着解锁我的手机,想起来都是泪啊。

与以前的胆战心惊不同,现在的解锁早已是家常便饭(图 / Droidviews

同样都是解锁权限,Root 则更为大家熟知一些,因为 Root 所解锁的是用户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权限,解锁 Root 之后,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运行很多 Linux 命令,也可以安装许多需要 Root 权限的优质软件,比如钛备份, Root Explorer 等,有一些更高端的玩家,甚至会超频,更改分辨率等。

Root 的历史说起来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最初大家对 Root 都不太了解,担心其安全性,而各大手机厂商也强调 Root 会失去保修,后来玩机器的人越来越多,Root 之后多样的功能被广为流传,于是市面上出现了诸如「XX ROOT 大师」等解锁 APP ,其中神奇小子 Geohot 推出的 Root 应用 Towelroot 更是红极一时。而现在,各手机厂商基本都默认了 Root 这样的行为,酷派、一加等厂商甚至都给出了 Root 之后也保修这样宽容的条款,第三方 Rom 基本都自带了 Root 权限。可以说 Root 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成为手机玩家必经的玩机流程。现在再回过头看 SuperSU 这款历经考验的 Root 权限管理应用,还真有一种老朋友的感觉:这么多年了,权限管理,我还选 SuperSU!

Recovery 与系统

卡刷需要经过 Recovery ,但是很多手机玩家对它不甚了解。下面用我会用我有限的知识来讲一讲:大家应该都知道,Android 系统是运行在 Linux 内核上的,然后我们来看看 Android 的分区。

123.png

(长篇大论,可以跳过直接看下一段)

启动时,手机先由 Bootloader 启动 uboot ,然后 uboot 启动内核,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疑问,因为上面的 Boot 分区和 Recovery 分区都有内核。其中,正常启动时会用到的是 Boot 里面的内核文件,但是如果启动过程中发现有特殊按键(比如常见的同时按下电源+音量减),uboot 就会读取 Recovery 分区里的内核,之后手机就会进入 Recovery 模式。在 Recovery 模式里面,直接面对用户的都是跑在内核上的 Recovery 程序。所以这个时候就可随意刷写其他的分区了,比如刷写 Rom 时,Recovery 会读取 Rom 文件,根据文件里的内容来更新 System 里面的 Android 系统文件。

简单来说,Recovery 就相当于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小系统,专为刷写 Android 系统而生。

我所刷过的 Recovery ,记忆中好像也就只有 CWM 和 TWRP 两个,当时用习惯了 CWM 的音量键上下选择,先入为主的有一种印象:Recovery 下不能用触摸屏,只能用按键。后来接触到 TWRP 的触摸屏选择,着实有些吃惊,那感觉就像是用着诺基亚1100突然蹦出微信消息了一样。一路刷机过来, Recovery 也由最开始简单的几个颜色,到现在可以各种美化,可以媲美 APP 的设计,真让人感叹大神的技术。

ppt.pngCWM 和 TWRP 对刷机爱好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刷机有风险,搞机需谨慎

就算刷机无限好,也要注意风险高。电脑安装系统可以随便装,手机可不能随便刷,如果刷机过程中遭遇了断电,或者刷机包不符合手机型号,很有可能手机会「变砖」。古人有云:「砖,砌墙之物也。」变砖了的手机,除非有大神或者官方放出救砖工具,不然就只能拿去砌墙了。即使到了刷机工具层出不穷的现在,去各大手机论坛上搜一搜「变砖」,还能看见不少「砖头」。

ppt1F8D [自动保存的].png变砖无法恢复的手机,除了砌墙,还能拿去砸核桃

写在最后

刷机其实跟装修房间是一个道理:今天添置一套家具,明天换换墙纸的颜色,后天给阳台安上一个落地窗,只要用心布置,即使只是一间小房子,也是一个温馨的家。

可惜我买不起房子,所以只能刷刷机玩了。


[话题讨论] 关于 Android 刷机,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与我们讨论,也可以加入 少数派 Android Q 群 与我们互动交流。